淮河入江水道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10
作者
董小雨
王玲玲
唐洪武
胡孜军
曾诚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一二维耦合; 切滩工程措施; 淮河入江水道;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5.03.004
中图分类号
TV131.2 [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3 ; 080104 ; 081502 ;
摘要
由于滩地阻水,以致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为寻求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了该河道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值模型,并采用实测地形断面资料以及2007年和2003年两次洪水的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成功模拟了二次洪水的行洪过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切滩工程实施后的水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对观音滩、大墩岭、新民滩、邵伯湖滩群实施切滩工程,可有效降低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水位,增大入江水道行洪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三河闸泄流流态与进流纠偏数值研究 [J].
胡孜军 ;
王玲玲 ;
成高峰 ;
张友明 .
水利学报, 2011, (11) :1349-1354
[2]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一维、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 [J].
徐祖信 ;
尹海龙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4, (06) :744-752
[3]   淮河入江水道金湖段阻洪障碍及对策 [J].
钟开伟 ;
邹燕 .
江苏水利, 2004, (09) :30-31
[4]   水工物理模型和数字模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J].
付宁 ;
宋文彬 .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4, (01) :5-13
[5]   河网海湾水动力联网数学模型 [J].
诸裕良 ;
严以新 ;
李瑞杰 ;
郑金海 .
水科学进展, 2003, (02) :131-135
[6]   淮河入江水道现状及防洪对策 [J].
罗伯明 .
江苏水利, 1999, (03) :35-36
[7]   淮河入江水道行洪能力分析与对策 [J].
张敏 ;
刘洪林 ;
楚恩国 .
中国防汛抗旱, 2007, (06) :42-45+52
[8]   淮河入江水道工程存在的防洪问题及对策 [J].
张锦家 .
治淮, 2004, (08)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