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研究系列之三

被引:2
作者
郭明霞
机构
[1] 兰州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关键词
新中国; 社会救助; 济贫制度; 社会救济;
D O I
10.16745/j.cnki.cn62-1110/c.2005.03.055
中图分类号
C913.7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确立了广大农民群众在新中国的领导地位,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前年未有的制度基础和历史条件。建国后的农村社会救助经历了五个阶段,建国初期的大规模紧急救助;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三年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社会救助;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社会救助;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社会救助。这些历史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做了理论上、物质上和实践上的准备,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存在的问题、缺陷和不足,需要改革和创新,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成为新时期的迫切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蔡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郑功成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J].
刘翠霄 .
法学研究, 2001, (06) :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