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处理对大鼠部分肝脏切除术后肝脏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5
作者
汪根树 [1 ]
陈规划 [1 ]
陆敏强 [1 ]
杨扬 [1 ]
蔡常洁 [1 ]
朱晓峰 [2 ]
胡斌 [3 ]
司文章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肝脏切除术; 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核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7.3 [肝及肝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部分肝脏切除术后肝脏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及意义。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单纯热缺血组(WI)和缺血预处理组(IPC)。WI组于缺血前、再灌注后0.5、1、2、3 h,IPC组于IPC前、IPC结束时、再灌注后0.5、1、2及3 h分别切取肝脏组织约0.1 g,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内皮型NOS(eNOS)mRNA和诱导型NOS(iNOS) mRNA。结果两组肝脏热缺血再灌注后早期eNOS mRNA表达均增强,IPC组的表达高于WI组(P<0.01或P<0.05)。两组肝脏热缺血再灌注1 h后iNOS mRNA开始表达,IPC组的表达低于WI组(P<0.05)。结论IPC可能通过促进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早期eNOS mRNA的表达和抑制其稍后iNOS mRNA的表达,而发挥其对大鼠肝脏切除术中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82 / 108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残留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J].
汪根树 ;
陈规划 ;
朱晓峰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4, (09) :33-36
[2]   肠缺血后肺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J].
侯静 ;
郁正亚 ;
许媛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4, (06) :76-78
[3]   线粒体通透性改变与细胞凋亡 [J].
李贵昌 .
癌变畸变.突变., 2002, (02) :127-130
[4]   敲除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治疗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J].
张俐 ;
Anthony V.Seaber ;
James R.Urbaniak .
中国骨伤, 2002, (03) :24-27
[5]   大鼠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的时相变化 [J].
孙青芳 ;
赵卫国 ;
张天锡 ;
卞留贯 ;
曹本福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8, (04) :37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