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断陷岩溶盆地形成机理及模型的建立

被引:8
作者
姚六三
机构
[1] 云南省地矿局水文工程地质公司
关键词
盆地; 标准型; 岩溶发育; 改造型; 地质构造; 断陷; 形成机理; 湖盆; 湖泊地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自第三纪以来,云南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在大面积隆升过程的同时,还继承前期主干断裂发生不均衡的运动,形成了滇东岩溶高原众多的断陷湖盆和滇西的谷盆群,构成“三山一水一洼盆”的地貌景观。云南断陷岩溶盆地,主要分布于滇东地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者,有昭通、东川、会泽、嵩明、寻甸、宣威、曲靖、陆良、路南、弥勒、开远、蒙自、建水、石屏、昆明、罗茨、江川、通海等盆地;滇西则有中甸、丽江、鹤庆、大理、保山、洱源、潞四、遮放、耿马、界头街等盆地。面积最大者首推昆明盆地,达1100平方公里,其汇水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松散盖层的厚度最大为大理盆地,厚达2000米,其次为昆明盆地,厚度达1000米;其余多在200—700米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