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东部地区紫穗槐、紫荆、紫藤根瘤菌的数值分类及16SrDNA PCR-RFLP研究

被引:20
作者
刘杰
陈文新
不详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北京山东农业大学生命学院
[3] 泰安
[4] 北京
关键词
豆科树; 根瘤菌; 数值分类; 16SrDNAPCRRFL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2 [农业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分离自我国中东部地区紫穗槐、紫荆和紫藤 3种宿主根瘤菌中 ,选取 5 9个菌株和 2 9个参比菌株 ,对它们进行了 135个表型性状测定的数值分类分析和 16SrDNAPCR RFLP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数值分类聚类在82 %相似性水平上、16SrDNAPCR RFLP聚类在 92 %相似性水平上均聚为 7个群 ,各宿主根瘤菌基本上按参比菌株各属归群。其中绝大多数紫穗槐根瘤菌归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 ,而且在种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地理环境多样性 ;紫荆根瘤菌基本上属于慢生根瘤菌属 ,在分群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而紫藤根瘤菌则基本上归属于快生菌。其中来自江、浙地区的紫藤根瘤菌与来自其它地区的紫藤根瘤菌存在着明显的地理环境差异 ,并且紫藤根瘤菌较其它 2种宿主根瘤菌表现出较强的抗逆能力 ,如能够耐某些高浓度 (30 0 μg·ml-1)的抗生素 ,可在高盐环境 (3%NaCl)和强碱环境 (pH 11.0 )下生长。这将为我国进行荒山造林、扩种豆科树种提供有意义菌种。另外 ,数值分类结果亦表明 ,以紫穗槐根瘤菌为代表的群 2、以紫荆根瘤菌为代表的群 5和以紫藤根瘤菌为代表的群 7在种水平上均独立成群 ,预示着可能有新种的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及其分类研究进展 [J].
刘晓云 ;
陈文峰 ;
陈文新 .
微生物学通报, 2002, (05) :73-76
[2]   应用AFLP技术对斜茎黄芪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研究 [J].
高俊莲 ;
陈文新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9, (04) :54-61
[3]   豆科树种根瘤菌与四种豆科植物的接种试验 [J].
韩素芬 ;
陈景荣 ;
谢文娟 .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06) :53-58
[4]   固氮豆科树种和豆科树种根瘤菌资源的研究 [J].
韩素芬 .
林业科学, 1996, (05) :434-440+481
[5]   我国豆科树种结瘤情况 [J].
韩素芬 ;
周湘泉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3) :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