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年轻火山岩中230Th-238U体系不平衡:腾冲和五大连池火山岩的证据

被引:1
作者
梁卓成
周秀云
董振生
王道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阳
[3] 贵阳
关键词
火山岩; 打鹰山; 马鞍山; 半衰期; 火烧山; 老黑山; 喷出岩; 火成岩; 安徽; 地壳物质; 同位素组成; Th; 部分熔融; 洋中脊玄武岩; 精馏; 分馏; 放射性衰变; 腾冲; 230; 地貌; 大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同位素示踪是研究岩浆作用过程和演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们包括铅同位素、锶同位素、钕同位素和铀系同位素等。其中,铀系同位素独具一格,更直接地提供火山喷发前岩浆活动的信息,更适合于研究火山喷发前的岩浆活动过程和300Ka内的火山喷发事件。许多科学工作者已经利用铀系不平衡研究岩浆作用过程并发表了一些有意义的论文。多数研究对象是
引用
收藏
页码:1402 / 14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230Th—(238)U体系测定我国腾冲地区第四纪火山岩的年龄 [J].
梁卓成 ;
周秀云 .
科学通报, 1985, (19) :1560-1563
[2]   黑龙江省老黑山、火烧山石龙岩岩石学特征 [J].
张明 .
地球科学, 1984, (01) :87-99+138
[3]   印度与欧亚板块东部碰撞边界——腾冲火山岩的Nd-Sr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研究 [J].
朱炳泉 ;
毛存孝 .
地球化学, 1983, (01)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