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超积累植物——水蓼

被引:38
作者
王华 [1 ]
唐树梅 [1 ]
廖香俊 [2 ]
曹启民 [3 ]
杨安富 [1 ]
王汀忠 [1 ]
机构
[1]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海南省地质勘查局
[3]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锰; 水蓼; 超积累植物; 植物修复;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3.025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超积累植物筛选是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同时也是重金属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难点及前沿。本文通过野外调查与营养液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初次发现并证实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是一种锰超积累植物。野外调查结果表明,生长在土壤锰含量为2000mg·kg-1的水蓼,叶部锰的富集量可达3675.89mg·kg-1,且转移系数为1.37。营养液模拟培养试验证实,当营养液中锰的浓度为5000μmol·L-1时,水蓼植株生长正常,但叶中锰含量超过了10000mg·kg-1,达到了锰超积累植物应达到的临界含量标准,水蓼地上部富集系数高达19.41(大于1),转移系数为1.05(也大于1)。当营养液中锰的浓度为15000μmol·L-1时,水蓼叶、根和茎三部分的锰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447.17mg·kg-1、11574.47mg·kg-1和10343.52mg·kg-1。这一发现为锰污染土壤和水体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种质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830 / 8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一种新发现的湿生铬超积累植物——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 [J].
张学洪 ;
罗亚平 ;
黄海涛 ;
刘杰 ;
朱义年 ;
曾全方 .
生态学报, 2006, (03) :950-953
[2]   再访“锰三角”——锰污染治理进入“倒计时” [J].
夏一仁 ;
刘朝晖 ;
李秋 .
中国经济周刊, 2005, (37) :20-23
[3]   超积累植物龙葵及其对镉的富集特征 [J].
魏树和 ;
周启星 ;
王新 .
环境科学, 2005, (03) :167-171
[4]   铅锌冶炼厂土壤污染及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研究 [J].
吴双桃 ;
吴晓芙 ;
胡曰利 ;
陈少瑾 ;
胡劲召 ;
陈宜菲 ;
谢凝子 .
生态环境, 2004, (02) :156-157+160
[5]   东南景天对镉、铅的生长反应与积累特性比较 [J].
熊愈辉 ;
杨肖娥 ;
叶正钱 ;
何冰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101-106
[6]   杂草中具重金属超积累特征植物的筛选 [J].
魏树和 ;
周启星 ;
王新 ;
曹伟 ;
任丽萍 ;
宋玉芳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12) :29-35
[7]   宝山堇菜(Viola baoshanensis)——一种新的镉超富集植物 [J].
刘威 ;
束文圣 ;
蓝崇钰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9) :2046-2049
[8]   中国首次发现的锰超积累植物——商陆 [J].
薛生国 ;
陈英旭 ;
林琦 ;
徐圣友 ;
王远鹏 .
生态学报, 2003, (05) :935-937
[9]   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一种新的锌超积累植物 [J].
杨肖娥 ;
龙新宪 ;
倪吾钟 ;
傅承新 .
科学通报, 2002, (13) :1003-1006
[10]   大叶井口边草——一种新发现的富集砷的植物 [J].
韦朝阳 ;
陈同斌 ;
黄泽春 ;
张学青 .
生态学报, 2002, (05) :7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