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额济纳旗断面走廊域火成岩-构造组合与大地构造演化

被引:31
作者
邓晋福
杨建军
赵海玲
赖绍聪
刘厚祥
罗照华
狄永军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地矿系
关键词
火成岩-构造组合大地构造演化,陆内造山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主要基于火成岩组合讨论了大地构造演化。提出碰撞型蓝片岩是大洋闭合与陆-陆碰撞作用的产物和标志,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是陆内俯冲作用的岩石学记录,以钾玄岩系列为主的火成岩组合是水平缩短式陆内造山带边界的标志,造山末期A型花岗岩是造山带崩塌的标志。重建了祁连山—柴达木地区与北山地区的构造演化和造山过程。讨论了新生代陆内造山-岩浆作用,提出了青藏-喜马拉雅陆内造山火成岩的成对性,由此探索了陆内造山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变质地质学的三大前缘课题 [J].
游振东 .
地学前缘, 1994, (Z1) :111-124
[2]   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与陆内俯冲作用 [J].
邓晋福 ;
赵海玲 ;
赖绍聪 ;
刘厚祥 ;
罗照华 .
地球科学, 1994, (02) :139-147
[3]   中国西北地区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 [J].
安昌强 ;
宋仲和 ;
陈国英 ;
陈立华 ;
庄真 ;
傅竹武 ;
吕梓龄 ;
胡家富 .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03) :317-325
[4]  
阿尔金活动断裂带.[M].国家地震局《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课题组编;.地震出版社.1992,
[5]  
青藏高原地质演化.[M].中-英青藏高原综合地质考察队编写;.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