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及动力机制
被引: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盘敏
机构
:
[1]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
:
新闻世界
|
2014年
/ 01期
关键词
:
网络;
群体极化;
动力机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日趋显著,它影响政府决策、司法公正、社会文化风气及社会治理,成为社会深度转型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深度转型期的社会文化根源、高度发达的网络传播技术动因及网络群体心理规制下的受众心理渊源,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动力机制,需要深入分析,以寻求应对之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成因分析
张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张明明
任亚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任亚磊
[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02)
: 51
-
57
[2]
我国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再思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伟森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2)
: 42
-
43+54
[3]
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
何新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何新华
[J].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
(10)
: 9
-
10
[4]
乌合之众[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法) 勒庞, 2007
[5]
社会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ElliotAronson,(美)TimothyD.Wilson,(美)RobinM.Akert著, 2005
[6]
社会心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沙莲香著, 1987
[7]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传播逻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潭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金
[J].
理论探讨,
2011,
(04)
: 140
-
142
←
1
→
共 7 条
[1]
关于网络群体极化的成因分析
张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张明明
任亚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任亚磊
[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02)
: 51
-
57
[2]
我国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再思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伟森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2)
: 42
-
43+54
[3]
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
何新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何新华
[J].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
(10)
: 9
-
10
[4]
乌合之众[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法) 勒庞, 2007
[5]
社会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ElliotAronson,(美)TimothyD.Wilson,(美)RobinM.Akert著, 2005
[6]
社会心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沙莲香著, 1987
[7]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传播逻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潭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金
[J].
理论探讨,
2011,
(04)
: 140
-
14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