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审美价值距离与“难能为美”

被引:7
作者
杨曾宪
机构
关键词
价值尺度; 货币职能; 本质力量; 审美价值; 文化审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3 [美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6 ;
摘要
审美价值距离是克服传统社会美论由“本质力量对象化”所产生的“泛美主义”的重要概念。人类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客体、创造功利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价值;文化客体本身既具有功利价值,也内合有文化价值。而正像人的文化素质实践能力有差异一样,人们的实践活动本身也是有差异的。但无论具体情况如何,制约文化审美价值关系生成的这种“文化审美价值距离”,即由文化价值寻常实现水平到理想实现水平间的差距,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在非专业文化领域,文化价值距离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相对性;在专业文化领域,文化美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就是专业文化审美尺度。文化价值距离对文化审美价值的制约机制或衡量客体的文化审美价值尺度的内涵,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难能为美”。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