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高凸起斜坡带新近系油气成藏与勘探实践

被引:13
作者
鲁国明 [1 ]
刘魁元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关键词
高凸起斜坡带; 新近系; 油气成藏; 勘探实践; 济阳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济阳坳陷高凸起斜坡带在构造上表现为向高凸起抬升的单斜,因作为油气向高凸起主体部位运移的通道而常被忽视。受基岩沟、梁相间的古地形及新近系沉积相变等因素的影响,高凸起斜坡带易形成地层超覆油藏、反向屋脊断块油藏、低幅度微型次生油藏、微型低幅度潜山披覆油藏及岩性油藏等5种小而肥的次生油藏。油气运移通道对这类油藏影响较大。以不整合面作为油气运移通道的油藏多为规模较大的层状地层超覆油藏,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含油条带窄;以继承性活动的边界断层作为油气运移通道所形成的油气藏具有含油井段长、含油层系多、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在勘探上,针对特殊的成藏特点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同类型的斜坡带油藏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构造运动和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33-138
[2]   新构造运动与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气成藏 [J].
李大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70-174+184
[3]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J].
张善文 ;
王永诗 ;
石砥石 ;
徐怀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1-10
[4]   沾化凹陷上第三系油气成藏机理及勘探实践 [J].
王永诗 ;
张善文 ;
曾溅辉 ;
石砥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6) :32-34+3
[5]   埕东凸起缓坡带微型圈闭油藏滚动勘探开发 [J].
刘魁元 ;
康仁华 ;
刘承红 ;
王传忠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3) :34-36+3
[6]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王国纯 .
石油学报, 2001, (02) :1-7+119
[7]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形成与勘探 [J].
邓运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 (03) :20-24
[8]   东油田北坡馆陶组河流相砂岩沉积微相研究 [J].
李琦 ;
田景春 ;
何建军 ;
郑和荣 ;
王永诗 ;
庄文山 .
矿物岩石, 1998, (S1) :190-191
[9]   济阳坳陷新老第三纪地层间断面研究 [J].
吴智平 ;
史卜庆 ;
周瑶琪 ;
李建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4) :47-51
[10]  
济阳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潘元林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