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脑室内注射5、6-双羟色胺对针刺镇痛作用影响的功能和荧光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1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易庆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时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俞月桂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范生
季新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药物研究所
季新泉
赵丹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药物研究所
赵丹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冈
机构
:
[1]
上海药物研究所
来源
:
科学通报
|
1977年
/ 01期
关键词
:
针刺镇痛;
大白鼠;
家鼠属;
神经原;
DHT;
色胺;
吲哚;
低位脑干;
脑室内;
电针镇痛;
动物;
胞体;
单胺类;
轴索肿胀;
镇痛作用;
腹腔注射;
荧光;
弱光;
功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在前文家兔3H-5-羟色胺(3H-5HT)脑室灌流实验中,观察到针刺镇痛过程中脑內3H-5HT释放量增加。北京医学院用优降宁(Parguline)提高脑內5HT含量,可加强家兔的电针镇痛效应。湖南医学院发现针刺后间脑等部位5HT含量升高。这些现象表明中枢5HT神经原积极参与针刺镇痛过程。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问题,有必要选择性地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