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城市街区的多元化营造

被引:3
作者
徐轩轩 [1 ]
胡斌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2]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关键词
街区; 多元化; 混合; 城市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混合"的设计手法可以有效实现街区从一元到多元的转换。将基于功能分区的均质空间分解为多核结构,并实现街区的功能重组;将相邻的多种功能形态混合;强调建筑类型的个性化及组合方式多样化;实现使用者的有机混合,以此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规划单元开发中的土地混合使用规律及对中国建设的启示.[D].邢琰.清华大学.2005, 08
[2]   论城市设计创作中街区尺度的塑造 [J].
刘代云 .
建筑学报, 2007, (06) :1-3
[3]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控制:居住模式与公共政策 [J].
苏振民 ;
林炳耀 .
城市规划, 2007, (02) :45-49
[4]   小地块密路网街区模式初探 [J].
王轩轩 ;
段进 .
南方建筑, 2006, (12) :53-56
[5]   不同阶层居民混合居住及其可行性分析 [J].
田野 ;
栗德祥 ;
毕向阳 .
建筑学报 , 2006, (04) :36-39
[6]   欧洲住宅建筑发展的八点趋势及其启示 [J].
李振宇 .
建筑学报, 2005, (04) :78-81
[7]   论城市历史街区的多样性 [J].
鲁政 ;
周瑄 .
规划师, 2004, (03) :83-84
[8]   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 [J].
张杰 ;
吕杰 .
城市规划, 2003, (09) :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