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取向的批评话语分析:两种路径及其特征

被引:27
作者
田海龙
机构
[1]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认知话语分析; 认知语境分析;
D O I
10.13978/j.cnki.wyyj.2013.02.006
中图分类号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批评话语分析与认知科学相结合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本文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话语和语境两个层面,讨论认知取向的批评话语分析的两种路径,即认知话语分析路径和认知语境分析路径。在此基础上,讨论这两种路径的特点,并分析这两种路径与批评话语分析目的原则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112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认知话语分析 [J].
辛斌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 (04) :1-5
[2]   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渊源看其跨学科特征 [J].
张宵 ;
田海龙 .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09, 29 (04) :64-67+72
[3]   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 [J].
张辉 ;
江龙 .
外语学刊, 2008, (05) :12-19
[4]   批评性语篇分析之批评:评介与讨论 [J].
赵芃 ;
田海龙 .
南京社会科学, 2008, (08) :143-147
[5]   批评语篇分析的社会和认知取向 [J].
辛斌 .
外语研究, 2007, (06) :19-24+110
[6]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 [J].
纪玉华 ;
陈燕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42-48
[7]  
英汉语篇表征的批评隐喻研究.[M].张蕾; 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8]  
语篇研究.[M].田海龙; 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9]  
Actor descriptions; action attributions; and argumentation: towards a systematization of CDA analytical categories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groups.[J].Majid KhosraviNik.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