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提高稻田甲烷氧化活性

被引:14
作者
杨敏
刘玉学
孙雪
董达
吴伟祥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土壤; 甲烷; 碳; 竹炭; 水稻秸秆炭; 产甲烷活性; 甲烷氧化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揭示生物质炭输入对稻田根际土壤产甲烷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该文通过1a的田间试验,研究了2种原料制备的生物质炭(竹炭和水稻秸秆炭)对水稻根际土壤产甲烷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生物质炭因理化性质的不同,对水稻根际土壤产甲烷活性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秸秆炭的输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苗期根际土壤产甲烷活性,而竹炭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对根际土壤产甲烷活性均没有显著性影响。竹炭和秸秆炭不稳定易降解组分含量的差异,使其对稻田土壤产甲烷微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稻田根际土壤产甲烷活性响应差别。除抽穗期竹炭处理和成熟期秸秆炭处理,尿素施加并未显著改变生物质炭对根际土壤产甲烷活性的影响趋势。在水稻整个生长期,秸秆炭和竹炭对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都有促进作用,但只有秸秆炭在苗期和成熟期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尿素对苗期和抽穗期根际土壤甲烷氧化活性有促进作用。与竹炭相比,秸秆炭输入在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提高土壤pH值和电导率EC、以及K、P元素含量等方面更为有效,同时可能是秸秆炭对水稻根际土壤甲烷氧化活性产生显著性促进作用的潜在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炭化秸秆覆盖用于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 [J].
卢彩云 ;
王庆杰 ;
何进 ;
李洪文 ;
Rabi G.Rasaily ;
乔晓东 ;
李慧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S1) (S1) :238-243
[2]   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 [J].
何绪生 ;
耿增超 ;
佘雕 ;
张保健 ;
高海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2) :1-7
[3]   尿素施用对稻田土壤甲烷产生、氧化及排放的影响 [J].
张广斌 ;
马静 ;
马二登 ;
徐华 ;
蔡祖聪 .
土壤, 2010, 42 (02) :178-183
[4]   控释氮肥对洞庭湖区双季稻田表面水氮素动态及其径流损失的影响 [J].
纪雄辉 ;
郑圣先 ;
鲁艳红 ;
廖育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7) :1432-1440
[5]   长期定位试验对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和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J].
吕琴 ;
闵航 ;
陈中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6) :608-612
[6]   水稻植株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J].
贾仲君 ;
蔡祖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2049-2053
[7]   氮肥对土壤甲烷产生的影响 [J].
丁维新 ;
蔡祖聪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3) :380-383
[8]   碳、氮物质对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J].
闵航 ;
陈中云 ;
吴伟祥 ;
陈美慈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1) :70-75
[9]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D]. 刘玉学.浙江大学. 2011
[10]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rice straw-derived biochar for soil amendment[J] . Weixiang Wu,Min Yang,Qibo Feng,Kim McGrouther,Hailong Wang,Haohao Lu,Yingxu Chen.Biomass and Bioenergy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