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三大通讯社对北京奥运开幕式报道框架看舆论同化问题

被引:5
作者
刘小燕 [1 ]
Nancy Van Leuven [2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2] 美国桥水州立大学传播系
关键词
通讯社; 新闻社; 新闻组织机构; 报道框架; 法新社; 意群; 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2 [新闻采访和报道];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2008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次媒体盛会。本文选取美联社、法新社和德众社三家国际通讯社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报道,通过电脑文本分析,从高频词及其意群考查三家通讯社的新闻报道框架。三家通讯社不仅从全球化的角度解读开幕式意义,而且以"问题"框架设置媒体议题,几乎用一个声音、一种思想为西方受众制造着有关中国的"共识",使公众舆论趋于同化。舆论已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现其国家利益,巩固全球霸权地位的重要战略手段。面对不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国首先要找准自己在全球化时代的形象定位,同时变"政治传播"为"政治营销",并加大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新形象的对外宣传。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109 +1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李希光;周庆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国际传播.[M].(美)罗伯特·福特纳(RobertS.Fortner)著;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
[3]  
现代新闻理论.[M].刘建明著;.民族出版社.1999,
[4]  
传播媒介的垄断.[M].(美)巴格迪次(Bagdi-Kian;B.H.)著;林珊等译;.新华出版社.1986,
[5]  
Transnational AIDS-HIV News Narratives: A Critical Exploration of Overarching Frames.[J].Nilanjana Bardhan.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2001, 3
[6]   Framing politics at the launch of the euro: 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frames in the news [J].
de Vreese, CH ;
Peter, J ;
Semetko, HA .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001, 18 (02) :107-122
[8]  
..Goffman;Erving;.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