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30
作者
:
叶旭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 ,上海
叶旭昌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新军
机构
:
[1]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 ,上海
来源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
2004年
/ 04期
关键词
:
鸢乌贼;
生物学特性;
印度洋西北海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
0908 ;
摘要
:
根据2003年9-11月我国对印度洋鸢乌贼资源的调查,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分析。调查发现,鸢乌贼的胴长范围为106~540mm,优势胴长组为220~360mm,占总数的70.5%。渔获个体由南往北呈明显增长趋势,而东西方向则没有明显差异。雌、雄个体差异大,且雌性个体所占比例远高于雄性。雌性个体的胴长范围为106~540mm,优势胴长为220~360mm;而雄性个体的胴长范围为142~310mm,优势胴长为220~260mm。初步判断调查海域存在3个群体。雌性个体的性成熟度在10°00′N以南海域以Ⅳ期个体为主,而在10°00′N以北海域则以Ⅰ期为主。雄性个体的性成熟度均以Ⅳ期为主。调查期间,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上半夜摄食等级较高,而在清晨摄食等级开始下降。胃内物以鱿鱼为主。其生长参数b值小于2.6,这说明鸢乌贼是一种瘦小型的种类。鸢乌贼的净重比例达到84.7%,比其它大洋性柔鱼类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16 / 3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两种鱿鱼资源和其开发利用
[J].
杨德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
杨德康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2,
(02)
:176
-179
[2]
印度洋可开发的外洋性头足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荣兴
.
现代渔业信息,
1992,
(08)
:25
-26
[3]
渔业资源生物学.[M].陈大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4]
世界大洋经济头足类生物学.[M].董正之编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1
→
共 4 条
[1]
两种鱿鱼资源和其开发利用
[J].
杨德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
杨德康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2,
(02)
:176
-179
[2]
印度洋可开发的外洋性头足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荣兴
.
现代渔业信息,
1992,
(08)
:25
-26
[3]
渔业资源生物学.[M].陈大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4]
世界大洋经济头足类生物学.[M].董正之编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