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城镇化与环境质量协调性

被引:10
作者
严珅 [1 ,2 ]
孙然好 [2 ]
曹明明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城镇化; 环境质量; 协调度; 京津冀地区;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802.004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5 ;
摘要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了2014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直辖)市和20个县级城市城镇化强度和环境质量的综合水平;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了研究区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镇化在地级(直辖)市呈现京津"极化"发展模式,县级市大部分处于中低等水平;环境质量在地级(直辖)市中,天津和唐山最差,县级市总体为中等水平;地级市城镇化与环境质量协调度处在0.37~0.83,高值区在京津唐三角区,县级市在0.22~0.65,协调状态集中在冀东北地区,而失调状态则集中在冀东南地区,存在明显区域差异。研究结果可以为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准确评估和管理决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06 / 5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基于系统耦合视角的京津冀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 [J].
樊鹏飞 ;
梁流涛 ;
李炎埔 ;
段琳琼 ;
王楠楠 ;
陈常优 .
资源科学, 2016, 38 (12) :2361-2374
[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研究的国际进展与总体评价(英文) [J].
方创琳 ;
刘海猛 ;
李广东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6, 26 (08) :1081-1116
[3]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分析 [J].
张引 ;
杨庆媛 ;
闵婕 .
地理学报, 2016, 71 (05) :817-828
[4]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 [J].
方创琳 ;
周成虎 ;
顾朝林 ;
陈利顶 ;
李双成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31-550
[5]   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J].
王雨竹 ;
徐培玮 .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23 (01) :200-204
[6]  
吉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J]. 谭俊涛,张平宇,李静,刘世薇.应用生态学报. 2015(12)
[7]   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 [J].
崔木花 .
经济地理, 2015, 35 (07) :72-78
[8]   中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与优化探讨 [J].
张荣天 ;
焦华富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07) :12-17
[9]   天山北坡城市群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J].
王爱辉 ;
刘晓燕 ;
龙海丽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11) :6-11
[10]   南昌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关系分析 [J].
蒋元勇 ;
章茹 ;
丰锴斌 .
人民长江, 2014, (14)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