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其在居群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6
作者
廖丽
郭巧生
刘丽
刘敏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
关键词
夏枯草; 居群; 总黄酮; 响应面; 分布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夏枯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在不同居群、不同部位间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不同居群、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液固比为25∶1,以35%的乙醇在86℃水温下回流提取3.5 h,可获得夏枯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效果。不同居群总黄酮含量变异幅度为2.16%10.29%;叶片中总黄酮含量最高,根中最低;果穗去除种子后总黄酮含量平均高出27.6%。结论:响应面法对夏枯草总黄酮的提取条件优化合理可行;不同居群间总黄酮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651 / 6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草珊瑚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含量动态变化 [J].
郁建生 ;
郁建平 .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04) :307-309
[2]   夏枯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J].
郭巧生 ;
刘丽 ;
赵荣梅 ;
孔燕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13) :1045-1047
[3]   夏枯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J].
李跃辉 ;
张水寒 ;
唐莉 ;
温俊达 ;
蔡光先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06) :374-375
[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微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J].
谢鸣 ;
彭镰心 ;
刘超 ;
尚远宏 ;
孟庆艳 ;
刘圆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36-139
[5]   超声波法提取槐花中黄酮的最佳工艺研究 [J].
兰昌云 ;
周崇松 ;
范必威 ;
周艳丽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 (01) :55-58
[6]   生态条件对银杏叶黄酮积累的影响 [J].
孙视 ;
刘晚苟 ;
潘福生 ;
庞自洁 ;
贺善安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8, (03) :2-8
[7]   地理环境对大豆种子中异黄酮积累的影响趋势 [J].
孙君明 ;
丁安林 .
大豆科学, 1997, (04)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