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潜育性水稻土的形成、特性及增产潜力

被引:56
作者
龚子同
张效朴
韦启璠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潜育性水稻土; 还原条件; 改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潜育性水稻土是我国主要低产土壤。多年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它是在淹水还原、有机物质存在和嫌气微生物活动条件下形成的。根据诊断层潜育层的位置、厚度和发育程度划分为全层潜育、上位潜育、下位潜育、犁底层潜育和中位潜育五个类型。土壤以强还原作用、Fe++和有机物质积累、Fe、Si、P、K迁移和不良物理结构为特征。 明沟或暗沟排水和水旱轮作是改良沿育性水稻土的基本措施;合理施用磷、钾肥明显提高稻谷产量。通过上述综合措施,每亩每年可增产稻谷100公斤,全国6000万亩可增产60万吨。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