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二叠系碳酸盐岩裂缝系统成因模式探讨

被引:7
作者
樊生利,童崇光
机构
[1]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
关键词
碳酸盐岩致密储层;构造裂缝;次生孔洞缝;裂缝系统;成因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提出了四川盆地二叠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系统的成因模式,即在致富的碳酸盐岩条件下,首先由构造作用发育构造裂缝,构造裂缝被溶蚀、扩大,各种次生孔、同、缝大量形成,并充分勾通起来,形成具有储渗流体能力的裂缝系统。在长期的构造运动和成岩作用反复改造下,裂缝系统不断形成并可能被充填。目前有效的裂缝系统是多旋回构造运动和成岩作用反复进行的最后结果,其分布既有规律性,也存在着非均质性或随机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东吴运动质疑及川黔运动之新见
    陈显群
    刘应楷
    童鹏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7, (04) : 412 - 42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