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震转换波解释

被引:6
作者
郭晓龙
欧阳永林
耿晶
许晶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廊坊,河北廊坊,河北廊坊,河北任丘
关键词
转换波; 转换波反射系数; 转换波剖面; 转换波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钻井表明高能水道的分布是控制苏里格气田有效储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指出由于高能水道沉积的粗砂岩具有较高的横波速度,且与泥岩的横波速度差较大,使得转换波剖面出现较强的反射振幅,故利用转换波资料可以很好地刻画高能水道的分布,这是在苏里格气田利用多波多分量解释气层最为重要的基础。利用模型证明含气砂岩和泥岩的转换波反射系数是致密砂岩和泥岩反射系数的4倍左右,同时还证明在苏里格地区纵波和转换波具有180°的相位差,认为在解释时应把转换波剖面相位调整到和纵波剖面一致,这样解释的结果与井的吻合度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50 / 6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常规及近、远道叠加剖面识别气层——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气田盒8储层为例 [J].
欧阳永林 ;
杨池银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4) :287-290
[2]   多分量地震勘探的机遇和挑战 [J].
黄中玉 .
石油物探, 2001, (02) :131-137
[3]   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地质层位对比方法 [J].
张树林 ;
李绪宣 ;
姜立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01) :28-35+6
[4]   多波地震——海上石油勘探的新技术 [J].
陈卫东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 (05) :3-5
[5]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黄敏煜编著, 2002
[6]  
地震勘探原理[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陆基孟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