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统筹视域下的农村土地流转及其公平

被引:9
作者
方文
机构
[1] 浙江科技学院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土地流转; 公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城乡统筹的目的是要消除制度和体制性因素引致的城乡差距,以实现城乡和区域的均衡和协调发展。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土地是农村和农民所掌握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源和要素。受我国基本国情和特定历史阶段发展战略的制约,土地是国家供给给农民的职业和社会保障的载体。由于缺乏外在的制度性补给,加之土地自身的收益功能和保障功能的低下是造成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为此,现阶段城乡统筹的实质就是要求政府提供可供城乡居民理性和自由选择的与生产要素结合的路径,农民以土地换户口进而换保障具有公平意义上的逻辑合理性;对进城农民放弃的土地实行国有化取向的流转制度改革是有效的选择;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是城乡统筹的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2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统筹城乡发展:国外经验借鉴及启示——以成都试验区建设为例 [J].
张晓雯 ;
陈伯君 .
财经科学, 2010, (03) :118-124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J].
王鹏 ;
杨立男 .
商场现代化, 2009, (22) :13-13
[3]   重庆市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愿分析 [J].
朱莉芬 ;
骆东奇 ;
李颖慧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 19 (01) :1-5
[4]   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 [J].
刘荣增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63-67
[5]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J].
方文 .
理论月刊, 2008, (04) :176-178
[6]   统筹城乡关系中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J].
廖元和 .
宁夏社会科学, 2007, (06) :34-37
[7]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 [J].
黄宗智 .
读书, 2006, (02) :30-37
[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历史、现状与重构 [J].
叶子荣 ;
刘鸿渊 .
学术研究, 2005, (01) :57-62+146
[9]   城乡差别与农村社会问题 [J].
朱庆芳 .
社会学研究, 1989, (02) :26-33
[10]  
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徐勇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