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台湾国语声调的对比分析

被引:11
作者
邓丹 [1 ]
石锋 [1 ]
吕士楠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文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台湾国语; 时长; 阴平; 普通话; 国语; 声调; 调值; 阳平; 第二声; 上声;
D O I
10.15949/j.cnki.0371-0025.2006.06.011
中图分类号
H116 [现代语音];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对普通话和台湾国语的单字调和语句中声调的音高、音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到闽南话的影响台湾国语阴平和阳平在音高表现上和相应的普通话音节有所不同;普通话上声是“曲折调”,其后半段的调型特征为“微升”,台湾国语上声是“低降调”;单念时普通话声调的时长为,上>阳>阴>去,台湾国语则为,阴>阳>上>去。二者在语句中声调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普通话阳平是“中升调”,而台湾国语阳平是“中平调”;韵律短语边界效应在台湾国语中的作用力更大;受边界效应影响时,普通话各声调音节的时长延长基本上是相同的,而台湾国语中阴平和阳平延长的程度显著大于上声和去声;时长统计结果表明,语句中普通话上声长于去声,短于阴平和阳平,而台湾国语上声则是四个声调中最短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言语数据库的汉语音高下倾现象研究 [J].
王安红 ;
陈明 ;
吕士楠 .
声学学报, 2004, (04) :353-358
[2]   汉语去声和轻声音节的韵律特征研究 [J].
邓丹 ;
陈明 ;
吕士楠 .
语言科学, 2004, (02) :20-28
[3]   汉语韵律层级结构边界的声学分析 [J].
王蓓 ;
杨玉芳 ;
吕士楠 .
声学学报, 2004, (01) :29-36
[4]   句法边界的韵律学表现 [J].
杨玉芳 .
声学学报, 1997, (05) :414-421
[5]   《国语在台湾之演变》评介 [J].
廖秋忠 .
国外语言学, 1989, (03) :122-127
[7]  
台湾闽南方言略说.[A].周长楫;.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2003,
[8]  
汉语话语音节时长统计分析.[A].冯勇强;初敏;贺琳;吕士楠;.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2001,
[9]  
语速特征及其变化.[A].曹剑芬;.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