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固凹陷大柳泉鼻状构造带精细勘探与油气发现

被引:8
作者
田建章 [1 ]
李先平 [1 ]
李小冬 [1 ]
张弟荣 [1 ]
李清 [2 ]
屈伟玉 [1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大柳泉鼻状构造带; 精细勘探; 储层预测; 成藏模式; 规模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柳泉构造带是基于廊固凹陷二次三维地震连片一体化平台基础上,重新划分的一个鼻状构造带,其具有多个局部构造和多个勘探领域,具备整体含油气的有利条件。近两年,在琥珀营北地区通过"五个精细和四个重新认识"的具体做法,即精细构造解释、精细储层预测、精细综合评价、精细目标论证和精细井位标定,重新认识构造成因、砂体微相、成藏模式和勘探潜力,钻探5口井均获成功。在固安地区创新勘探思路的"四个转变",即从中深层向浅层勘探转变、从局部向整体研究转变、从油藏向气藏研究转变和AVO由定性向定量预测转变,发现了浅层高产天然气藏。大柳泉构造带按照整体勘探思路,集中钻探13口井,有11口井获工业油气流,钻探成功率达85%,勘探获得多项新发现,形成了5000×104t以上的整装规模储量,取得显著勘探成效。大柳泉鼻状构造带精细勘探的成功做法对其他老探区的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5 +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冀中拗陷北部天然气成藏系统及勘探方向 [J].
田建章 ;
张锐锋 ;
李先平 ;
曹建华 ;
赵伟森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3) :67-74+190
[2]   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三角洲前缘薄互层砂泥岩储层预测 [J].
王彦仓 ;
秦凤启 ;
金凤鸣 ;
冯小英 ;
谢建荣 ;
杜宪英 ;
王亚 .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 (02) :59-63+86
[3]   富油气凹陷的二次勘探 [J].
赵贤正 ;
卢学军 ;
王权 .
中国石油勘探, 2010, 15 (02) :1-7+84
[4]  
精细勘探谱写老区新篇章的找油哲学.[M].赵贤正;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5]  
陆相断陷洼槽聚油理论与勘探实践.[M].赵贤正等; 著.科学出版社.2009,
[6]  
富油凹陷精细地震勘探技术.[M].赵贤正等;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7]  
伸展断陷盆地分析.[M].陈发景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4,
[8]  
冀中拗陷古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区.[M].杜金虎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