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上海旅游产业结构健康指数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7
作者
:
吴承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吴承照
马林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马林志
机构
:
[1]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来源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年
/ 20卷
/ 02期
关键词
:
上海市;
旅游产业结构;
健康指数;
研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
020202 ;
摘要
:
现代旅游业正在从传统旅游观光向现代休闲度假、从一般服务业向特色服务业拓展,产品分工日趋细致,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本文提出了旅游产业健康度指数的概念和评价方法,对上海旅游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上海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上海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相应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城市旅游规划原理.[M].吴志强;吴承照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旅游经济学.[M].罗明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
[J].
贾铁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贾铁飞
;
张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张振国
.
旅游科学,
2004,
(04)
:39
-43
[4]
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提升上海都市旅游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J].
汪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汪宇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全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燕雯
;
张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张朋
.
人文地理,
2002,
(03)
:31
-33
[5]
上海拓展长江三角洲旅游圈研究
[J].
冯学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
冯学钢
;
王慧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
王慧敏
;
庄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
庄志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洁
.
上海经济研究,
2001,
(11)
:50
-55
[6]
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方法初议
[J].
师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
师萍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1)
:85
-88
←
1
→
共 6 条
[1]
城市旅游规划原理.[M].吴志强;吴承照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旅游经济学.[M].罗明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
[J].
贾铁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贾铁飞
;
张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张振国
.
旅游科学,
2004,
(04)
:39
-43
[4]
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提升上海都市旅游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J].
汪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汪宇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全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燕雯
;
张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
张朋
.
人文地理,
2002,
(03)
:31
-33
[5]
上海拓展长江三角洲旅游圈研究
[J].
冯学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
冯学钢
;
王慧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
王慧敏
;
庄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
庄志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洁
.
上海经济研究,
2001,
(11)
:50
-55
[6]
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方法初议
[J].
师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
师萍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1)
:85
-8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