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尊严的宪法解释方法及其问题——以克隆人宪法争议为例

被引:8
作者
张宇飞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性尊严; 客体公式; 结果取向; 克隆人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在克隆人的宪法争议中,人性尊严常常是反对克隆人技术的论者所采用的抗辩事由。由于这个极其抽象的概念给解释者留下足够的闪转腾挪的空间,它的具体涵义为何一直存在巨大争议。传统宪法解释理论缺乏事实面向,在这一争议上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需要反思传统宪法解释方法,在维护宪法文本的前提下,进行后果考量,以结果取向的解释方法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人格尊严的宪法意义 [J].
刘志刚 .
中国法学, 2007, (01) :37-44
[2]   论克隆人技术的宪法界限 [J].
韩大元 .
学习与探索, 2008, (02) :93-98
[3]  
Cloning Mammals:Methods,Applic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loned Animals. George ESeidel. Human Cloning:Science,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 2000
[4]  
法理学问题[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2002
[5]  
Scientific and Medical Aspects of Human Reproductive Cloning.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 2002
[6]   论人性尊严的宪法保障 [J].
侯宇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2) :144-148
[7]  
解读宪法[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 却伯, 2007
[8]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康德(Kants)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