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区耕地质量评价及利用分区研究——以福建省三元区为例

被引:31
作者
侯现慧
王占岐
杨俊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质量评价; 耕地利用分区; 富硒区; 叠图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富硒土壤是发展富硒产业的天然载体和宝贵资源。如何根据地区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是客观衡量耕地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耕地利用分区研究可以为地方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和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依据。文章以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利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对福建省三元区耕地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三元区耕地土壤硒元素含量、土壤环境质量及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等因素,进行耕地利用分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区耕地质量总体良好,土壤磷和钾元素含量是制约该区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将土壤硒元素作为富硒区耕地质量评价的考量因子之一,客观反映了富硒区耕地质量状况。同时通过利用分区研究,划分出富硒产业发展区、基础农业保护区、土壤环境治理区和生态环境管护区等四种类型区,文章根据不同类型区特点,对耕地提出了不同的利用方向和建设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367 / 13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农用地分等与土地二次调查成果的西充县耕地质量评价更新关键技术 [J].
潘洪义 ;
韩玲 ;
蒋贵国 ;
何伟 .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8 (05) :65-72
[2]   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J].
王文俊 .
中国地质, 2014, 41 (02) :665-674
[3]   作物富硒研究进展 [J].
谢斌 ;
吴文良 ;
郭岩彬 ;
孙宏杰 ;
焦子伟 .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 (01) :15-18
[4]   川中紫色丘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异与地形因子相关性研究 [J].
邓欧平 ;
周稀 ;
黄萍萍 ;
邓良基 .
资源科学, 2013, 35 (12) :2434-2443
[5]   西部地区耕地质量监测县选取方法的研究 [J].
刘毅 ;
高尚 ;
刘希霖 ;
安萍莉 .
资源科学, 2013, 35 (11) :2248-2254
[6]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J].
金贵 ;
王占岐 ;
胡学东 ;
胡守庚 ;
张道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8) :241-250
[7]   中国农田重金属问题的若干思考 [J].
曾希柏 ;
徐建明 ;
黄巧云 ;
唐世荣 ;
李永涛 ;
李芳柏 ;
周东美 ;
武志杰 .
土壤学报, 2013, 50 (01) :186-194
[8]   北京市大兴区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控制点布设 [J].
胡晓涛 ;
吴克宁 ;
马建辉 ;
赵华甫 ;
王倩 .
资源科学, 2012, 34 (10) :1891-1897
[9]   松嫩高平原黑土区耕地质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异——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例 [J].
宋戈 ;
李丹 ;
梁海鸥 ;
包喜利 .
经济地理, 2012, 32 (07) :129-134
[10]   基于AHP和GIS的省级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J].
赵建军 ;
张洪岩 ;
王野乔 ;
乔志和 ;
候光雷 .
土壤通报, 2012, 43 (01)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