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主要外来入侵种的现状及控制对策分析

被引:19
作者
赵月琴
卢剑波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外来入侵种; 控制对策;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危害; 浙江省;
D O I
10.13774/j.cnki.kjtb.2007.04.012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浙江省作为我国的沿海开放门户,人口密集、对外贸易频繁.20世纪90年代以来,凤眼莲、松材线虫、互花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生物不断入侵与扩散,严重威胁着浙江省的生物多样性对浙江省的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浙江省平原河网地区,尤其是在水质富营养化的杭嘉湖、宁绍、温台平原河网地区,凤眼莲已经泛滥成灾,阻碍航运,破坏生态环境,给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自1991年象山县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后,短短13年的时间浙江省发病面积达到了3万公顷,累计造成3000多万株松树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多元,国家林业局于2004年4月15日发出的第二号公告公布了12个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疫区,包括宁波市的北仑区、象山县、宁海县,舟山市的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杭州市的西湖区、富阳市,湖州的吴兴区、长兴县,嘉兴的平湖市等地.本文在调查及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主要外来入侵种的分布与危害现状,并初步提出了防范生物入侵的对策,有利于浙江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农林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营养水平对外来物种凤眼莲生长特征及其竞争力的影响 [J].
赵月琴 ;
卢剑波 ;
朱磊 ;
傅智慧 .
生物多样性, 2006, (02) :159-164
[2]   我国对3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利用 [J].
吕立志 .
生物学通报, 2005, (10) :11-12
[3]   互花米草人工败育技术 [J].
刘建 ;
庄志鸿 ;
蔡宣梅 .
植物保护, 2005, (01) :70-72
[4]   互花米草对长江口两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入侵 [J].
秦卫华 ;
王智 ;
蒋明康 .
杂草科学, 2004, (04) :17-18
[5]   浙江东部牛蛙的自然种群及潜在危害 [J].
武正军 ;
王彦平 ;
李义明 .
生物多样性, 2004, (04) :441-446
[6]   外来种米草的生态功能评价与控制 [J].
孙书存 ;
朱旭斌 ;
吕超群 .
生态学杂志, 2004, (03) :93-98
[7]   植物外来种的生态风险评估和管理 [J].
向言词 ;
彭少麟 ;
任海 ;
周厚诚 .
生态学杂志, 2002, (05) :40-48
[8]   外来生物的入侵机制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J].
丁建清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 (04) :16-20
[9]   江苏沿海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盐沼扩展过程的遥感分析 [J].
沈永明 ;
刘咏梅 ;
陈全站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2, (02) :33-38
[10]   我国松材线虫病研究现状及福建省防范对策的探讨 [J].
黄金水 ;
何学友 .
福建林业科技, 2001, (04)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