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底板应力分布与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90
作者
王连国 [1 ]
韩猛 [1 ,2 ]
王占盛 [1 ,2 ]
欧苏北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底板; 应力分布; 应力传递; 破坏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11 [原岩应力];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四周形成不同程度的支承压力带,其中应力卸载与集中会向底板深部传递,进而影响到底板的破坏深度与范围。本文建立了综合考虑工作面走向与倾向受力特点的空间半无限体模型,推导出了底板垂直应力的迭代计算式,并采用数学软件MATHCAD计算出了不同深度处底板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底板各岩层垂直应力等值线呈椭圆形,浅部岩层等值线梯度较大,深部岩层等值线梯度较小。基于应力理论分析结果及Mohr-Coulomb准则计算出某矿底板最大破坏深度14.8 m,现场微震监测结果显示底板最大破坏深度15.2 m,两者相吻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围岩控制及承压水上安全采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采场底板断层活化及突水力学机理研究.[D].卜万奎.中国矿业大学.2009, 03
[2]  
采场底板变形特征及底板巷道围岩控制研究.[D].金怀涛.安徽理工大学.2011, 05
[3]   Coal mining above a confined aquifer [J].
Wang, JA ;
Park, HD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3, 40 (04) :537-551
[4]   The effects of sulfate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ctively treated acid mine drainage floc [J].
Lenter C.M. ;
McDonald Jr. L.M. ;
Skousen J.G. ;
Ziemkiewicz P.F. .
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2002, 21 (3) :114-120
[5]   采动底板附加应力计算及其应用研究 [J].
张华磊 ;
王连国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2) :288-292+297
[6]   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及破坏机理 [J].
孟祥瑞 ;
徐铖辉 ;
高召宁 ;
王向前 .
煤炭学报, 2010, 35 (11) :1832-1836
[7]   底板破坏型采煤工作面突水机理及治理技术 [J].
李沛涛 ;
武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653-656
[8]   采场底板岩层应力的解析法计算及应用 [J].
朱术云 ;
姜振泉 ;
姚普 ;
肖为国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7, (02) :191-194
[9]   综放面倾向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J].
谢广祥 ;
杨科 ;
刘全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3) :545-549
[10]   深部坑道围岩的变形与承载能力问题 [J].
陈士林 ;
钱七虎 ;
王明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3) :2203-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