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低熟油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林晔
陈致林
张春荣
张方吼
洪志华
卓勤功
机构
[1]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2]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山东东营市
关键词
低熟油; 半咸水; 藻类有机质; 可溶有机质; 成藏规律; 济阳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该区低熟油的物理化学特征,总结了低熟油的标志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细的油岩对比,确定了济阳坳陷低熟油主要来自咸水—半咸水的沙四段和沙一段烃源岩。通过模拟实验和自然演化剖面对比研究发现,济阳坳陷的沙四段和沙一段烃源岩之所以在埋藏较浅的情况下形成了大规模的低熟油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原因:①沙四段、沙一段烃源岩中存在富含藻类的有机质富集层,它是形成低熟油的物质基础;②富含有机酸、钾离子、铝离子的地层流体特征加速了粘土矿物的成岩演化,促进了低熟油的生成;③可溶有机质是形成低熟油的主要贡献者;④咸化环境有利于可溶有机质的保存。通过对其成油体系的剖析发现,低熟油成藏具有早生、早排、成藏期晚、运移距离短等特点,油藏展布受有效烃源岩体的控制,故低熟油的勘探应紧紧围绕低熟烃源岩体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6 +6-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