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前景

被引:13
作者
龚国玑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关键词
IGR; 模拟物; 综合治理; 害虫; 昆虫生长调节剂; 杀虫隆;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药剂混用; 表皮; 皮肤; 昆虫激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53 [杀虫剂];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正> 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 IGR)是指以破坏昆虫正常生长发育或生殖作用,最终达到抑虫目的的化合物。它的杀虫作用一般都较缓慢,但能较长时期地抑制害虫种群,由此,也称为抑虫剂(Insectostic chemical)。这类化合物的杀虫机制复杂,无论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或昆虫毒理学机制的研究,都引起人们的兴趣。 按IGR的中毒症状,大体可将其分成两类,1.以破坏昆虫表皮的几丁质沉积为主要症状而称为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该类药剂以苯酰基苯脲(Benzoylphenyl Ureas BPUs)为主,噻嗪酮(buprofezin)和灭蝇胺(Cyromazine)具有类似中毒症状,暂时也归在此类。2.昆虫激素模拟物或抗昆虫激素类物质。天然的昆虫激素现已发现数十种,人工合成的激素模拟物和抗激素类物质也日益增多。但当前作为农药使用的激素类物质,仅限于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现将IGR的代表品种列于(表1)。由(表1)可见IGR的发展概况。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灭幼脲毒理学研究Ⅷ.灭幼脲对粘虫幼虫表皮蛋白质系列的影响[J]. 王文全,龚国玑,谭福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04)
[2]   灭幼脲毒理学研究——Ⅴ.灭幼脲对东方粘虫蜕皮激素的影响 [J].
周保华 ;
龚国玑 ;
尤子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4)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