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大雾的分类特征和统计分析

被引:41
作者
李秀连
陈克军
王科
梁爱民
申红喜
机构
[1] 民航北京气象中心
关键词
辐射雾; 平流雾; 锋面雾; 变化特征;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08.06.009
中图分类号
P426.4 [雾];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普查了1999~2006年首都机场逐时的风、温、压、湿和能见度资料以及首都机场自动观测系统(AWOS)的连续自动记录资料,对出现的大雾过程进行分类,并分别统计分析了各类大雾出现的时序特征、背景场特征以及出现前和消失时的气压、风场等物理量特征。分析发现首都机场的大雾过程以辐射雾为主,出现前湿度递增,风向以东南风和东北偏东风较多;平流雾以东南和偏东方向平流为主,出现前湿度突增,能见度急速降低,81.8%的平流雾达到了重雾的标准,重雾的出现率高,对飞行危害最大。锋面雾多为本站处于冷锋前部,伴随平流或辐射过程的持续性大雾,出现时间早于辐射雾,多集中在傍晚到夜间,持续时间长,锋面过境后大雾才能消散。
引用
收藏
页码:717 / 7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004-11-28~12-04华北等地大雾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J].
贺哲 ;
王蕊 ;
梁钰 .
河南气象, 2006, (02) :21-23
[2]   华北平原雾发生的气象条件 [J].
毛冬艳 ;
杨贵名 .
气象, 2006, (01) :78-83
[3]   增暖背景下武汉地区雾的变化特征 [J].
周月华 ;
王海军 ;
吴义城 .
气象科技, 2005, (06) :509-512
[4]   重庆雾的天气成因 [J].
刘德 ;
周国兵 ;
向波 ;
李永华 ;
李梗 ;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4, (06) :461-466
[5]   桃仙机场一次大雾天气过程浅析 [J].
张春玉 .
辽宁气象, 2002, (02) :16-17
[6]   北京地区大雾形成的分析和预报 [J].
吴洪 ;
柳崇健 ;
邵洁 ;
王晓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01) :123-127
[7]  
北京城市气候[M]. - 气象出版社 ,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资料室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