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梅雨与中国夏季旱涝分布

被引:35
作者
杨义文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梅雨; 中国夏季旱涝; 成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9 [气象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长江中下游 116年梅雨资料及近 5 0年的基本雨型划分结果 ,统计分析了三类雨型的梅雨特征 ,并对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的梅雨及旱涝异常作了成因分析。结果指出 ,80年代以来夏季东亚阻塞高压活动频繁 ,从而遏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进是夏季梅雨偏丰和雨带偏南的直接原因 ,其根本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7月份两种东亚阻塞形势对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不同影响 [J].
杨义文 .
气象学报, 2001, (06) :759-767
[2]   1998年大气环流异常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J].
李维京 .
气象, 1999, (04) :21-26+58
[3]   中国近百年夏季雨量场及雨带类型恢复研究 [J].
陈兴芳 ;
严华生 ;
周传喜 ;
曹杰 ;
谢应齐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S1) :25-31
[4]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型的研究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陈振华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S1) :66-75
[5]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分布的季度预报方法 [J].
廖荃荪 ;
赵振国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2, (S1) :1-9
[6]   近八十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 [J].
徐群 .
气象学报, 1965, (04) :507-518
[7]   1954年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时期的环流特征 [J].
陈汉耀 .
气象学报, 1957, (01) :1-12
[8]  
竺可桢文集[M]. - 科学出版社 , 竺可桢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