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叶特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113
作者
祁建
马克明
张育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形; 土壤养分; 叶形态; 叶养分; 生态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8 [栎];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山地由于海拔剧烈变化造成显著的环境差异,成为研究植物对环境适应性变化的理想对象。为阐明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叶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在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海拔分布范围(1000~1800m)内研究了叶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地形和土壤养分的关系。回归分析发现:辽东栎气孔密度、气孔长度和叶面积随海拔的升高呈现曲线变化形式。在海拔约1400m处,气孔密度最小而气孔长度和叶面积最大;气孔密度和长度成反比;叶长宽比没有明显变化;叶绿素(a+b)含量和单位干重叶氮、磷和钾含量沿海拔梯度呈上升趋势,同时叶绿素含量和叶氮含量有较弱的正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叶绿素含量和坡位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叶磷含量与坡度关系显著,但叶养分与土壤养分之间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地形和土壤养分与气孔密度、长度和叶面积等形态指标的关系均不显著。方差分析表明上坡位与中、下坡位的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差异,上坡位的叶绿素含量最高。辽东栎大部分叶特性在其海拔分布范围内有显著的变化,并且形态特征和养分特征的变化形式不同,海拔1400m左右是辽东栎叶形态特征变化最显著的范围。这些叶特征的变化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930 / 9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海拔梯度上四川黄栌叶片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李芳兰 ;
包维楷 ;
刘俊华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11) :139-146
[2]   不同海拔珠芽蓼抗氧化系统的研究 [J].
周党卫 ;
朱文琰 ;
腾中华 ;
师生波 ;
刘健全 ;
韩发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05) :489-492
[3]   不同海拔高度泡沙参叶片形态研究 [J].
段喜华 ;
孙立夫 ;
马书荣 ;
祖元刚 .
植物研究, 2003, (03) :334-336+388
[4]   东灵山地区辽东栎叶养分的季节动态与回收效率 [J].
孙书存 ;
陈灵芝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01) :76-82
[5]   青藏高原几个主要环境因子对植物的生理效应 [J].
刘志民 ;
杨甲定 ;
刘新民 .
中国沙漠, 2000, (03) :78-82
[6]   紫竹梅、吊竹梅和鸭跖草气孔分布与比较 [J].
吕洪飞 .
植物学通报, 2000, (04) :375-380
[7]   东灵山地区辽东栎叶的生长及其光合作用 [J].
孙书存 ;
陈灵芝 .
生态学报, 2000, (02) :212-217
[8]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叶片特点及其生理生态特性 [J].
严昌荣 ;
韩兴国 ;
陈灵芝 .
生态学报, 2000, (01) :54-61
[9]   不同海拔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气孔形态的对比研究 [J].
马书荣 ;
阎秀峰 ;
陈柏林 ;
祖元刚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6) :94-97
[10]   人类活动对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J].
周华锋 ;
马克明 ;
傅伯杰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2)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