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
被引:58
作者
:
曾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博物馆
曾凡
机构
:
[1]
福建省博物馆
来源
:
考古学报
|
1976年
/ 01期
关键词
:
昙石山遗址;
图版;
福建省博物馆;
标本;
发掘报告;
闽侯;
泥质陶;
细泥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前言闽侯昙石山,居于闽江下游,距福州22公里,是一个高出江面约20余米的长形山岗,周围为闽江冲积地(图版壹,1;图一)。从1954至1963年,我们曾先后对这处遗址做过五次发掘。本报告是第六次发掘。发掘工作,从1964年9月11日至1965年8月5日止,历时将近一年。发掘工作由原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持,工作人员除本单位同志外,还有厦门大学历史系五位同志。发掘地点是在前五次发掘处的南部边缘地带。由于地势倾斜,地面坑洼不平等原因,探方(沟)大小不一。根据遗迹表露的现象,分三个发掘点。第一发掘点在南部,开七个探方(T114、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119+151 +151-166
页数:5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渤海湾西岸考古調查和海岸綫变迁研究
[J].
历史研究,
1966,
(01)
:52
-62
[2]
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四次发掘简报
[J].
考古,
1961,
(12)
:669
-672
[3]
福建惠安的印度象臼齿
[J].
徐余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
徐余瑄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59,
(03)
:137
-138
[4]
杭州山水的由来[M]. 商务印书馆 , 韦恭隆 编, 1971
[5]
西安半坡[M]. 文物出版社 , 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 1963
←
1
→
共 5 条
[1]
渤海湾西岸考古調查和海岸綫变迁研究
[J].
历史研究,
1966,
(01)
:52
-62
[2]
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四次发掘简报
[J].
考古,
1961,
(12)
:669
-672
[3]
福建惠安的印度象臼齿
[J].
徐余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
徐余瑄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59,
(03)
:137
-138
[4]
杭州山水的由来[M]. 商务印书馆 , 韦恭隆 编, 1971
[5]
西安半坡[M]. 文物出版社 , 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 196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