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霸王岭陆均松类热带山地雨林伐后林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21
作者
杨彦承 [1 ]
张炜银 [2 ]
林瑞昌 [3 ]
杨秀森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3] 海南省霸王岭林业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伐后林;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热带林;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8.01.012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霸王岭林区是海南岛最典型的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区。在该区,现存分布面积最广、资源数量最大的是热带山地雨林的各种伐后林。以霸王岭分布最广的以陆均松(Dacridium pierrii)为主的山地雨林的伐后林为对象,研究了其组成、径级、高度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对比分析了伐后林与原始林以及伐后林不同类型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原始热带山地雨林经采伐后中小乔木和灌木的优势度增大,而大乔木树种的优势度则明显下降。阳性树种的种类、数量和相对重要性随采伐破坏的程度而增加。伐后林中矮、小树木在林分中比例随采伐破坏的程度增加,而高、大树木,特别是进入主林层树木的比例则随采伐破坏的程度明显下降。从林分测树因子的变化来看,采育择伐和径级择伐的林分要优于大强度择伐和皆伐的林分。原始林的物种丰富度大于伐后林,但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都小于伐后林。组成上与原始林相似性较大的伐后林是各种择伐后的林分,而皆伐后的林分与原始林在组成上已有很大差别。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浙西北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周本智
    傅懋毅
    李正才
    谢锦忠
    Manuel Ruiz Perez
    Brian Belcher
    杨校生
    吴明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04) : 406 - 411
  • [2] 人类干扰对安庆沿江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崔丽娟
    张曼胤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04) : 441 - 445
  • [3] 海南岛尖峰岭次生热带山地雨林的边缘效应
    黄世能
    王伯荪
    李意德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6) : 693 - 699
  • [4] 海南岛尖峰岭鸡毛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陈德祥
    李意德
    骆土寿
    林明献
    孙云霄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5) : 598 - 604
  • [5]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结构及树种多样性特征的研究
    臧润国
    杨彦承
    蒋有绪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3) : 270 - 275
  • [6]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李意德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1) : 78 - 85
  • [7] Tropical forest recovery: legacies of human impact and natural disturbances.[J].Robin L. Chazdon.Perspectives in Plant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2003, 1
  • [8] 海南岛热带林生物多样性及其物种进化.[M].王伯荪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
  • [9] 海南岛热带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M].臧润国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 [10] 海南岛热带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机制.[M].蒋有绪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