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对Pb、Cd的吸收累积特征及根际土壤Pb、Cd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15
作者
寇士伟
吴锦标
谢素
蔡素英
亦如瀚
机构
[1] 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广东省高校水土环境毒害性污染物防治与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红薯; 生物量; 吸收累积特点; 重金属形态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土壤在Pb、Cd单一以及复合污染条件下红薯对Pb、Cd的吸收和积累规律,通过盆栽试验对红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单一及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Pb、Cd形态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较低浓度的Pb、Cd能显著促进红薯的生长(P<0.05),Pb超过50mg.kg-1、Cd超过3mg.kg-1时,红薯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Cd是影响红薯生长的主要因素;随着试验处理浓度的升高,红薯体内重金属含量也随之升高,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Pb、Cd共存对红薯吸收累积Pb、Cd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b促进Cd向地上部转移,Cd促进Pb在地下部积累。根际土壤中Pb、Cd以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为主,二者均占总量的55以上,在复合污染条件下,Pb浓度为50mg.kg-1时其活性系数显著高于其他Pb处理(P<0.05),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有效态Cd含量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土壤镉、铅污染对油菜生长行为及重金属累积效应的影响 [J].
吕建波 ;
徐应明 ;
贾堤 ;
林大松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5, (02) :107-110
[2]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 [J].
郑喜珅 ;
鲁安怀 ;
高翔 ;
赵谨 ;
郑德圣 .
土壤与环境, 2002, (01) :79-84
[3]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J].
尚爱安 ;
刘玉荣 ;
梁重山 ;
党志 .
土壤, 2000, (06) :294-300+314
[4]   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吸持特性的影响 [J].
余国营 ;
吴燕玉 ;
不详 .
环境化学 , 1997, (01) :30-36
[5]   镉、锌、铅复合污染对菠菜的影响 [J].
宋菲,郭玉文,刘孝义,张玉龙 .
农业环境保护, 1996, (01)
[6]   Cd、Zn、Pb及其相互作用对烟草、小麦的影响 [J].
夏增禄 ;
穆从如 ;
孟维奇 ;
李森照 ;
沈瑞珍 ;
何瑞珍 .
生态学报, 1984, (03) :231-236
[7]   土壤中镉、铅、锌及其相互作用对作物的影响 [J].
任继凯 ;
陈清朗 ;
陈灵芝 ;
韩荣庄 ;
姚依群 ;
孔凡志 ;
缪有贵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4) :320-329
[8]  
食品检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杨祖英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