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R&D机构与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互动路径研究——基于强迫进入法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李晓娣 [1 ,2 ]
田也壮 [1 ]
刘强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机构; 区域创新系统; 互动路径; 强迫进入法;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2.09.001
中图分类号
F276.7 [跨国公司];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论文从知识流动的视角,构建了跨国公司R&D机构与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互动路径图,并提出相关假设。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强迫进入法对跨国公司R&D机构与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互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互动路径系数。研究表明,(1)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企业角色对双方互动具有间接影响;(2)区域创新氛围、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区域企业学习能力与双方互动成正相关,而区域扩散能力和区域技术创新支撑能力对双方互动呈负向影响;(3)跨国公司R&D机构与区域文化、法律法规融合度对双方互动的影响非常显著。本文结论对于充分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建设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华东7省市利用FDI业绩和潜力比较研究 [J].
靖学青 .
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4 (11) :55-58+90
[2]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与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J].
楚天骄 .
软科学, 2008, (05) :111-113+124
[3]   跨国公司R&D分散化的方式与效应分析 [J].
黄顺武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3) :146-150
[4]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与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 [J].
尚涛 ;
樊增强 ;
冯宗宪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01) :42-46
[6]   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研究框架探讨 [J].
任胜钢 ;
关涛 .
软科学, 2006, (04) :90-94
[7]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机制研究 [J].
楚天骄 ;
杜德斌 .
中国软科学, 2006, (02) :127-132
[8]   在华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以上海为例 [J].
张刚 ;
谢富纪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11) :69-71
[9]   The relationship of foreign R&D units in Taiwan and the Taiwanese knowledge-flow system [J].
Fang, SC ;
Lin, JL ;
Hsiao, LYC ;
Huang, CM ;
Fang, SR .
TECHNOVATION, 2002, 22 (06) :371-383
[10]  
New trends in globalization of corporate R&D and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host countries: A survey from India[J] . Prasada Reddy. World Development . 199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