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研究

被引:36
作者
王亚坤
周生路
张红富
吴绍华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空间分布; 开发组合; 江苏省;
D O I
10.13758/j.cnki.tr.2010.03.027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补充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上,采用GIS支持的空间图形分析和两维图论聚类等方法,对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进行了研究,揭示该省耕地后备资源的质量潜力区域分异明显,其中农地整理类潜力苏北>苏中>苏南,而其他三类(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则苏南>苏中>苏北;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根据地域潜力相似性等建立了全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组合序列,为该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优先开发区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92 / 4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两维图论聚类法在农业区划中的应用——以山东省十七地市为例 [J].
谷晓岩 ;
李凤英 ;
张燕 .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15 (03) :62-64+59
[2]   安徽省滁州市耕地数量变化对工业化、城市化响应的差异 [J].
张健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 (03) :12-15+20
[3]   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J].
朱健宁 ;
吴群 .
土壤, 2008, (02) :193-199
[4]   安庆市农业后备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张鹏顺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9) :1758-1760+1779
[5]   “3S”技术在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J].
田淑梅 .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3, (04) :22-26+41
[6]   认清土地国情 珍惜有限土地 [J].
马克伟 ;
张巧玲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03) :23-27
[7]   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J].
李红 ;
孙丹峰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0, (03) :22-24
[8]  
江苏省农用地资源分等研究[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周生路,李如海,王黎明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