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

被引:45
作者
何明 [1 ]
洪颖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
[2] 云南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学科取向; 对象; 民族志; 文化人类学; 学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 [文学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从研究对象之被确定的“生成”维度来看,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的对象应是“两种文化‘相遇’后认定为艺术的文化事象”,其呈现为日常生活化的、仪式中的、为展演的三种存在样态。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取向与研究立场在于将在一定社会/群体中被认定为艺术的文化事象置于一个特化的内部机制中来讨论其外部关系网络,确定该艺术活动对其文化语境的具体索引性,以及其文化语境对艺术活动的框束性,从而展开对艺术—文化—人之间多种关联性的探讨。在既有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客观存在研究方法的反生态性、碎片化、标签化。创建艺术人类学的关键环节是对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方法的有效践行,而“观察—体验”应是与学科对象特点相适应的田野作业方法论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戏曲人类学初探.[M].容世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论集.[M].郑元者著;.沈阳出版社.2003,
[3]  
飘逝的古镇.[M].方李莉文/图;.群言出版社.2001,
[4]  
实践与反思.[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  
艺术人类学.[M].(美)莱顿(Layton;Robert)著;靳大成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