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带对太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

被引:26
作者
陈金林
潘根兴
张爱国
于彬
田维彬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
[2] 南京农业大学
[3]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 南京 
[4] 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富营养化; 林带; 太湖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林带对太湖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N、P等主要水污染物的迁移、淋失状况随轮作方式、作物种类及施肥状况而变化;农田与沟渠间的缓冲林带有利于截留和净化土壤径流中的N、P等物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杨树生长快、用途广,适于太湖地区营造水环境保护林带。根据缓冲林带模型研究结果,农田与林带宽度比例(100~150)∶40或(150~200)∶60较为合理,这种模型既能少占耕地,又能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非点源污染控制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环境科学, 2000, (02) :98-100
[2]   太湖重点污染控制区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J].
金相灿 ;
叶春 ;
颜昌宙 ;
任丙相 ;
张永春 ;
汪小泉 ;
汪耀斌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5) :6-10
[3]   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及控制 [J].
贺缠生 ;
傅伯杰 ;
陈利顶 .
环境科学, 1998, (05) :88-92+97
[4]   浅谈太湖水污染与防治 [J].
金浩波 .
环境保护, 1998, (04) :13-14
[5]   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
刘文祥 .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04) :18-22
[6]   农田排水中磷素对苏南太湖水系的污染 [J].
张水铭 ;
马杏法 ;
汪祖强 .
环境科学, 1993, (06) :24-29+94
[7]   苏南太湖水系农业非点源氮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J].
马立珊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4) :346-354
[8]   太湖流域水环境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污染的研究 [J].
马立珊 ;
钱敏仁 .
环境科学, 1987, (02) :60-65
[9]  
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博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