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理论的普遍谬误:为法教义学辩护

被引:50
作者
Ralf Poscher [1 ]
隋愿 [2 ]
机构
[1] 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院
[2]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裁判理论; 教义学; 法律论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当前的裁判理论都依赖一个形式主义的普遍预设,认为在法律不确定的条件下,疑难案件的裁判不再是法律裁决,而是非法律的自由裁量。不同的裁判理论是对这一普遍预设的不同回应。教义学理论拒绝接受这一普遍预设,坚持疑难案件裁判的法律属性,进而捍卫法律的自治性。教义学理论能为疑难案件的裁决提供理论上可行、规范上可欲、实证上充分的说明。教义学理论以法律论证场域为基础,而法律论证场域又有其特殊的教义学结构,这一结构能够确保疑难案件裁判的法律属性。法律论证场域创造了裁决人与具体当事人的经济、政治或道德利益的距离,而这一距离又保障了公平裁判。法律论证场域是社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时代变迁而孕育的文化成就。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Judging the Voting Rights Act [J].
Cox, Adam B. ;
Miles, Thomas J. .
COLUMBIA LAW REVIEW, 2008, 108 (01) :1-54
[2]   THE GERMAN FREE LAW MOVEMENT AS THE SOURCE OF AMERICAN LEGAL REALISM [J].
HERGET, JE ;
WALLACE, S .
VIRGINIA LAW REVIEW, 1987, 73 (02) :399-455
[3]   POSITIV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 [J].
HART, HLA .
HARVARD LAW REVIEW, 1958, 71 (04) :593-629
[4]  
The Stanford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tanford,Kyle. . 2009
[5]  
Law‘s Empire. Dworkin,Ronald. Hart Publishing . 1986
[6]  
Roe v.Wade. 410 U.S.113 .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