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干扰与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及评价研究

被引:90
作者
喻理飞
朱守谦
叶镜中
魏鲁明
陈正仁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系
[2] 南京林业大学
[3]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人为干扰; 退化评价; 贵州;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2.0125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导致贵州喀斯特森林发生退化的原因是火烧、开垦、放牧和樵采 .选用群落高度、显著度、萌生株比例、生物量和耐荫树种比例 5个指标对群落退化进行定量评价 .结果表明 ,退化群落可分为A~F 6个退化等级 .在受自然力作用和人为干扰不明显时 ,顶极群落发生正常的波动 (A) .在干扰力的作用大于波动的振幅时 ,顶极群落发生明显退化 (B~F) ,群落退化度逐渐增大 .群落退化等级与退化群落自然恢复的演替阶段基本一致 ,生物量的移出和耐荫树种消退是退化的关键因素 ,火烧、放牧、开垦干扰群落主要分布于退化等级C~F中 ,樵采干扰群落多发生于B~C中 .4种干扰对退化群落萌生株数影响较大 ,受火烧、樵采干扰群落多 ,而受开垦、放牧干扰群落较少 .各干扰群落退化度从小至大排序为樵采干扰群落、开垦干扰群落、放牧干扰群落、火烧干扰群落
引用
收藏
页码:529 / 5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