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Ctenophar yngodon idellus)出血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1
作者
陈月英
杨成亮
姚荣华
机构
[1]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湖州,湖州
关键词
出血病; 水温; 草鱼种; Ctenophar yngodon idellus; 生态环境; 地理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一龄草鱼种培育池的水质数据采用生物统计法,以其单因子或多因子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出血病与某些生态因子密切相关。当水温逐渐升高时,溶氧和透明度的下降或总氮和有机氮等的升高,均易引起出血病的发生和流行。其中溶氧是诸因素中主要的发病因素,水温是发病的首要条件,其它理化因素也可成为发病因素;与水质密切相关的浮游生物量的升高或剧变对出血病有一定影响;底质含氮物高会引起水质恶化,继而导致发病。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几种鱼类细胞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敏感性的研究 [J].
邓初夏 ;
杨兴棋 ;
陈宏溪 .
水生生物学报, 1985, (04) :351-358+395
[2]   淡水浮游动物的定量方法 [J].
黄祥飞 .
水库渔业, 1982, (04) :52-59
[3]   对草鱼出血病某些生态、生理因子的研究 [J].
王鸿泰 .
水产科技情报, 1982, (05) :10-13
[4]   草鱼出血病发病与水温的关系 [J].
左文功 .
淡水渔业, 1980, (01) :23-25
[5]   环境恶劣对传染性鱼病爆发的影响 [J].
陈彤 .
淡水渔业, 1974, (11)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