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茬口大豆根圈土壤pH值和氮营养分布的变化

被引:24
作者
王光华
金剑
潘相文
周克琴
刘晓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
[3] 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茬口; 大豆; 根圈; pH; 氮营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根箱系统,研究不同茬口条件下大豆根圈土壤pH值和氮营养分布,结果表明,前茬为麦茬和玉米茬的大豆根面区土壤偏碱,而前茬为休闲和豆茬的大豆根面区土壤偏酸。不同茬口土壤大豆根面区NO-3-N含量较距根面2mm区低,表现为亏缺效应。尽管处理间NH+4-N含3-N小,但NH+4-N含量分布受茬口影响较NO-量分布走向却因茬口而不同,休闲土、正茬土、迎茬土、重茬土和大豆长期连作处理条件下的大豆根圈土壤NH+4-N含量表现为一定的累积效应,而小麦长期连作茬口土壤的大豆根圈NH+4-N含量表现为亏缺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茬口的大豆根圈土壤pH值、NO-4-N含量分布变化不同,说明大豆连作障碍的原因可能更3-N和NH+主要的归结于大豆根圈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无限结荚习性与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 [J].
杨秀红 ;
吴宗璞 ;
张国栋 .
大豆科学, 2001, (03) :231-234
[2]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the phosphate-gradient around a root by radioautography of frozen soil sections[J] . M. Kraus,A. Fusseder,E. Beck.Plant and Soil . 198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