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
吴平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吴平生
梁欣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梁欣伟
郭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郭志刚
聂道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聂道海
张远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张远慧
刘伊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刘伊丽
机构
:
[1]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来源
:
中华内科杂志
|
1997年
/ 09期
基金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
组织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335 [内分泌生理];
学科分类号
:
1001 ;
摘要
:
为了解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情况,用离体肾灌注、高效液相分析、放免检测、肾素基因保留时间(RT)-PCR检测首次证明肾脏也可合成醛固酮。双肾切除30小时使血浆肾素活性消失之后,用RT-PCR技术表明血管仍可表达肾素mRNA,从而说明血管不同于心脏、具有独立的肾素合成能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不仅可抑制血管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还可抑制血管醛固酮的合成,从而进一步解释培哚普利逆转血管重构的作用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