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稻病毒病介体昆虫灰稻虱的研究
被引:33
作者:
阮义理
蒋文烈
林瑞芬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灰稻虱;
早稻;
水稻;
双季晚稻;
黑条矮缩病毒;
小麦田;
介体昆虫;
本田;
秧田期;
病毒病;
病毒传染病;
传染病;
条纹叶枯病;
萎缩病;
大麦苗;
D O I:
10.16380/j.kcxb.1981.03.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灰稻虱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的介体昆虫。黑条矮缩病毒在虫体内循回期多数为17—19天,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毒。获毒最低温度在8℃以下,在4—5℃不能传毒。 灰稻虱在浙北平原一年发生6代,第1和第3代长翅型成虫大量迁飞,通过麦→早稻→晚稻途径,完成病毒和介体的生活环。病毒的主要感染期,早稻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的早栽本田前期,单季晚稻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双季晚稻在7月中旬到8月初的早栽本田前期和秧田期,大、小麦在年内苗期。 在连片种植,选用耐病品种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抓住冬前麦苗期,早栽晚稻本田前期喷药杀灭介体,能基本控制本病害。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9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