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幔源CO2气藏的CO2/3He比率及形成机制

被引:20
作者
许多
周瑶琪
朱岳年
查明
机构
[1] 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所!山东东营,,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所!山东东营,,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所!山东东营,,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所!山东东营,
关键词
CO2/3He比率; 幔源气; 断裂; 形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1 [地球的化学成分];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幔源CO2气藏的CO2/3He比率在107-1013之间,与幔源气体脱离玄武岩浆时恒定的CO2/3He比率(2×109~7×109)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形成于中生代的万金塔CO2气藏,具有109~1013的高CO2/3He比率,而新生代以来形成的黄骅、济阳、苏北、三水等地的幔源CO2气藏,均以107-109的低CO2/3He比率为特征。研究表明,幔源气藏CO2/3He比率的形成受到了幔源气体的释放机制的控制。在玄武岩浆喷溢、侵入为幔源气藏的形成提供大量气源的同时,岩浆房中的幔源气体通过深切岩浆房的断裂通道直接释放,对幔源气藏的形成、幔源气体的补给以及气藏CO2/3He比率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中无机成因CO2气藏的CO2/3He比率特征为气藏的幔源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90 / 2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郯庐断裂及胶辽断块区现代地热流体地球化学 [J].
上官志冠 ;
都吉夔 ;
臧伟 ;
王基华 ;
孔令昌 ;
高松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23-29
[2]   中国东部幔源气藏聚集带的大地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条件 [J].
陶明信 ;
徐永昌 ;
沈平 ;
刘文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6) :531-536
[3]   东部油气区天然气中幔源挥发份的地球化学——Ⅰ.氦资源的新类型:沉积壳层幔源氦的工业储集 [J].
徐永昌 ;
沈平 ;
陶明信 ;
刘文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1) :1-8
[4]   起源于地球深部的济阳拗陷CO2气藏 [J].
郑乐平 ;
冯祖钧 ;
徐寿根 ;
廖永胜 .
科学通报, 1995, (24) :2264-2266
[5]   黄骅坳陷港西断裂带无机成因CO2气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J].
戴春森 ;
戴金星 ;
杨池银 ;
王吉 ;
韩品龙 .
科学通报, 1994, (07) :639-643
[6]   松辽盆地万金塔气藏天然气成因 [J].
宋岩 .
天然气工业, 1991, (01) :17-21+7
[7]   我国东部高纯二氧化碳成因 [J].
关效如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0, (03) :248-258
[8]   幔源氦的工业储聚和郯庐大断裂带 [J].
徐永昌 ;
沈平 ;
陶明信 ;
孙明良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0, (12) :932-935
[9]   松辽盆地南部万金塔二氧化碳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J].
裘松余 ;
钟世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4) :434-439
[10]   我国高含二氧化碳气藏的分布及其成因探讨 [J].
戚厚发 ;
戴金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1, (02)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