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巨型走滑断裂端部盆地演化的地质模型——以苏丹穆格莱德盆地为例

被引:31
作者
魏永佩
刘池阳
不详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地质演化模型; 盆地演化; 中非走滑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横跨非洲大陆中部巨型中非断裂带东端的穆格莱德盆地的演化与周邻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在早白垩世的演化与大西洋的分阶段张裂密切相关,晚白垩世的演化与印度块体的快速北移有关,新生代的演化主要和红海的扩张有关。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三大阶段:在早白垩世盆地发育的鼎盛时期,受中非走滑断裂的影响,盆地沉降速率巨大,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往往不一致;在晚白垩世,盆地为断陷和坳陷型沉积,沉积中心向远离中非断裂带的东南方向迁移。盆地总体的演化具有从走滑型向拉张伸展型转化的特点。在盆地演化的早期,烃源岩和储集岩在靠近中非走滑断裂带附近较发育;在晚期的构造挤压作用下,一方面对已形成的油气藏进行破坏,同时,可造成油气重新分布,形成一些新生的油气藏。在该部位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往往不一致,这给油气的勘探带来新的困难,因此对这些地区的勘探要十分慎重。在远离中非断裂带的盆地东南部,是晚期沉积和沉降的中心,主力烃源岩演化比较适中,油气成藏期较晚,是寻找具有工业价值油气田的有利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6+142 +142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